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標題:潛伏的人畜共通傳染病:艾利希氏體症
刊登日:2020/11/10
內容


三軍總醫院感染科陳冠宇醫師

      艾利希氏體症(Ehrlichiosis)是遭受無形體科(Anaplasmataceae)絕對細胞內寄生菌感染的統稱。多由蜱蟲媒介傳染動物(牛、馬、羊、狗、鼠等) ,也會傳染人類,是種人畜共通傳染疾病。台灣過去有關艾利希氏體症的研究較多著重在動物,但近年來人類感染病例逐漸浮現,患者常出現不明原因發燒,白血球及血小板低下,肝功能異常等症狀。

      根據文獻回溯,最早人類感染的案例報導是出現自1986年,病人出現發燒、凝血功能障礙、低血壓等症狀,無形體科的生物分類學在近二十年有著巨大的改變,目前當中主要感染人類的疾病為人單核球艾利希氏體症,以及人顆粒球無形體症,近年來還有許多新的艾利希氏體陸續被發現,大多可能會感染人類。

      人類艾利希氏體症大多透過蜱蟲媒介傳染,盛行於五至八月,貯主為一些小型哺乳動物如鼠類或是一些鹿科動物,美洲、亞洲、歐洲都有案例報導。依據20082012的美國統計,人單核球艾利希氏體症的平均年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3.2例,人顆粒球無形體症為每百萬人口6.3例,然而這些數據可能低估實際的感染數量,因為很多案例沒有經過確實的實驗室診斷及疫情回報。根據台灣疾病管制署對台灣環境中艾利希氏體及無形體的調查,從鼠蜱、狗蜱及野生動物外寄生蜱中檢出18種致病原,其中已知有8種可能為人畜致病性;離島三縣鼠類脾臟及血液檢體亦出現超過五成的聚合酶鏈鎖反應(PCR)陽性率;在人類檢體中,金門縣恙蟲病通報病例的無形體血清抗體效價與對照組相比有四倍上升,顯示金門地區可能存在此病原感染,疾病管制署從全台通報疑似病例血液中,於2017年首度發現6例無形體感染,分別居住於台灣不同地區,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屏東縣、苗栗縣、澎湖縣及連江縣2018年發現22無形體及艾利希氏體感染陽性病例,分布於全台不同縣市。

      大部分艾利希氏體症的臨床表徵沒有特異性,症狀大多相像且類似感冒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燒(97%),接著是頭痛(80%),肌肉酸痛(57%)和關節疼痛(41%)。噁心、嘔吐、腹瀉、腹痛、咳嗽則有25-50%。約有36%人單核球艾利希氏體症病人會出現皮膚紅疹,通常不會出現在臉、手掌及腳掌;約有20%病人會出現神經學症狀如意識改變、頸部僵硬、抽蓄。疾病嚴重度及致死率較高,會進展到昏厥、敗血性休克、呼吸衰竭、心衰竭等多重器官衰竭症狀,62%的病人需要住院且死亡率為3.7%人顆粒球無形體症則較少有皮疹,較少有中樞神經侵犯,死亡率也較低(0.7%)

      相較於缺乏特異性的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可以提供一些診斷線索,最常見的是白血球低下、血小板低下及肝指數、乳酸脫氫脢(LDH)、鹼性磷酸酶(ALP)上升,有時也會出現貧血和肌酐酸上升,分析有神經學症狀病人的腦脊髓液(CSF)檢體,有文獻報告指出淋巴球和蛋白會上升。在病程早期,可以透過抹片檢查周邊血液、骨髓或是腦脊髓液,有機會可以發現單核球或嗜中性球細胞質內的包含體(morulae)。在血清抗體檢驗部分,採用間接免疫螢光分析法(IFA),感染者恢復期的IgG抗體效價會四倍上升;但要注意在感染急性期可能會呈現陰性,需要二到三週後,才能驗出抗體,聚合酶鏈鎖反應因高度敏感性、專一性和快速檢驗時間,可以在投藥之前抽取檢體,常常被用來確認感染。病原體培養是確診的方式,但較費時且敏感性低,早期投藥會大幅度降低培養陽性率,所以目前診斷還是依靠聚合酶鏈鎖反應、血液抹片等檢驗為主。

      艾利希氏體症的治療首選是去氧羥四環素(Doxycycline),同時也是其他蜱媒疾病的共通用藥,成人劑量為100mg一天口服兩次,療程七至十天,若有中樞神經感染,可延長治療時間(十至十四天),疾病對藥物反應迅速,若投藥後沒有在三天內退燒,可能要考慮其他鑑別診斷,其他替代藥物如立汎黴素(Rifampin),可以用在孕婦的治療,避免蜱蟲咬傷及盡速移除附著蜱蟲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常在蜱蟲盛行區域活動者,建議使用含DEET(N,N-diethyl-3-methylbenzamide)成分之驅蟲劑,減少蜱蟲接觸皮膚的機會,以及穿著淺色系衣物,易於發現附著蜱蟲,並盡速移除。

      由於全球環境及氣候變遷,國際間交通往來頻繁,這類新興人畜共通傳染疾病已逐漸在台灣出現,可能進而造成本土流行,醫療人員要增強警覺性,若病人有近期的蜱蟲叮咬史或有蜱蟲盛行區的活動紀錄,需留意相關症狀及檢驗結果,以達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目的。


語音服務
瀏覽人次:8396
更新時間:2024/3/28 下午 05:44:04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