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吼

一、何謂哮吼 哮吼又稱為急性咽喉氣管炎,發生於五歲以下的幼兒身上,發病期多在深秋或冬天,或於感冒及流行性感冒之後。臨床症狀常因喉部阻塞引起吸氣性喘鳴、聲音沙啞、像狗吠聲的咳嗽及呼吸困難等症狀。引起哮吼原因有以下數種:感染性哮吼、痙攣性或過敏性血管性水腫。 二、引起哮吼的原因: 哮吼常見的病毒是副流行性感冒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呼吸融合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腺病毒(adenovirus),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等。嚴重哮吼在兒科病人中是一項急症。因此哮吼的早期評估診斷極為重要。早期診斷,才能早期給予正確的治療。 三、臨床症狀: 哮吼最常見於6個月到3歲的嬰幼兒,感染的高峰期大概在秋冬兩季。通常病童會先出現2到3天的感冒症狀,接著有像狗吠聲的 咳嗽、吸氣性喘鳴、聲音沙啞及呼吸困難。如果感染漫延到支氣管或細支氣管,則呼吸會顯得困難,病人會急躁不安。病人可 能伴隨發燒。病情在晚上會比白天重一些。病程持續幾天到幾個星期。會再發,隨著年齡的增長,再發的次數就減少。頸部的X 光檢查可發現聲門下方因氣道縮窄而出現尖塔徵象(steeple sign)。 
四、什麼情況下必需至醫院求診: 病人如果發燒同時合併下列症狀之一就必須住院:高度懷疑是細菌性會厭炎、喘鳴加重、呼吸困難、不安、發紺或有急性病容。住院的目的是為了觀察以決定是否插管。 五、治療: 1. 輕的病毒性哮吼可以在家治療,維持一個安靜舒服的環境,避免孩子不安。 2. 鎮靜劑、去痰藥、氣管擴張劑及抗組織胺都沒有多大幫助。鴉片劑是絕對的禁忌。 3. 抗生素是沒有必要的,除非有繼發性的細菌感染。 4. 給予類固醇治療,類固醇可經由抗發炎反應治療喉頭黏膜水腫現象。 5. 霧氣或蒸氣可以讓患者覺得較舒服,在家中可以利用淋浴的霧氣。 氧氣的供給視情況而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