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腫瘤科簡介
民國四十二年為配合教學和臨床需要由黃天賜主任主持血液科, 首創血液病實驗室, 建立各項診斷技術, 增強實驗診斷及血液病教學,並先後為台省各地醫院訓練血液科專業人材,不斷創新實驗室診察及教學設施,增設血液凝固實驗及血小板功能檢查, 其間所作之臨床研究工作包括再生不良性貧血之治療,淋巴腫瘤之診斷及治療,毛細玻管血液凝縮試驗簡易法,白血病流行病學和治療,抗凝血治療臨床經驗,中國人血友病罹病率等等, 均曾在血液病學會及國內外醫學雜誌發表。
民國五十六年十月三軍總醫院成立後,血液科由黃雲飛接任主任,此期間黃主任領導所屬致力於國人血色素H疾病之研究、靜脈注射鐵劑治療之副作用、電池廠工人之鉛中毒、淋巴瘤患者剖腹探查之分期,慢性骨髓白血病患者輸血給白血球缺乏患者之研究,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脾切除手術之評估等項。在檢驗室方面也日漸擴充設備,購買血色素電泳分析儀,增加血液特殊檢查,使各項檢驗均能配合臨床診斷及治療工作。
民國六十八年黃雲飛主任接任退伍後由李偉政接任。李氏鑑於留美期間國外科技進步神速,多項檢驗已進入自動化機器時代,可增加檢驗之精確度及節省時間,血球分離機能使病人得到更好的支持治療。於是積極爭取購買血球自動計數器,血凝自動計時器,血球分離機等,使血液檢驗與治療向前邁進一大步。其間隔培養主治醫師黃偉修,指導其做惡性黑色素瘤,國人尿毒症患者貧血之探討,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後之血管內溶血,以綜合化學藥物CHOP-BLEO治療非何杰金氏淋瘤之評估等研究。另培養主治醫師于國平,對於血小板功能變化與中暑間之關聯作深入之研究。李氏也致力於自體免疫性溶血性貧血之研究。
民國七十五年三總腫瘤內科成立,民國七十六年李氏升醫務長由黃偉修接任主任並兼任腫瘤科主任,期間致力於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並從事癌症化學藥物之體外藥物敏感試驗研究,成效卓著。趙祖怡醫師於民國七十八年五月獲得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其研究之領域主要在於腫瘤細胞免疫學。
民國八十二年黃偉修主任榮退,本科由王成俊醫師繼任主任,在骨髓移植治療方面也有佳績,於八十三年五月七日首次全國第一例非親屬間骨髓移植手術,又培育血液腫瘤主治醫師陳宇欽一員。此外,高偉堯醫師於民國八十五年六月榮獲美國范登堡大學博士學位,返回工作崗位,其研究之主題為單核球之分化。
民國八十五年八月王成俊主任榮退,本科由趙祖怡醫師繼任主任,趙主任初接之時由於本科主治醫師大多榮退或榮調,僅餘高偉堯及陳宇欽兩員主治醫師共同奮鬥,於是請陳宇欽醫師兼任總醫師,其艱辛非外人所能體會。然而血液腫瘤本科在全體同仁努力之下,致力分子診斷技術之發展,終能排除萬難建立海洋性貧血之分子診斷,並能利用分子診斷技術做人類白血球主要組織配對抗原之檢驗,開創了分子診斷之新猷,同時也能利用原位雜交技術,偵測腫瘤細胞內外來基因之存在與否。
民國八十六年八月及民國八十九年七月本科分別有何景良及謝安台兩位醫師加入團隊。此外,自民國七十六年開始在國防醫學院潘故院長樹人先生大力推動支持下,延聘客座教授李清揚及任龍翔先生返國指導發展臨床細胞學之應用與研究,奠定了在臨床診斷與研究之基礎;其中任龍翔教授每年必定返國指導,親自參與各項研究工作之推動,貢獻良多。本科亦在兩位客座教授指導與協助下多舉辦全國性大型研討會,頗具成效。過去四十多年來本科在前輩醫師努力下,一步一步 向前邁進,各項血液學之實驗室工作以臻成熟。更由於加入臨床細胞學及分子醫學診斷法,同時使業務也擴展及腫瘤醫學。癌症治療方面,傳統化學治療已及世界水準,在骨髓及血液幹細胞移植方面,於民國七十五年一月二十二日完成三總首例骨髓移植手術,復於民國八十二年六月十四日完成三總首例自體骨髓移植手術。至民國八十九年八月已完成各式血液及骨髓幹細胞移植手術共九十餘例。
民國七十五年三總腫瘤內科成立,其業務由血液科負責擔任,其科主任亦由血液科主任兼任;直至民國八十二年黃偉修主任榮退後,腫瘤內科主任一職方由張俊彥專任,惟其業務仍由血液科主治醫師負責。民國八十五年張俊彥榮退後,腫瘤內科主任一職又復由血液科主任兼任。本科由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開始執行門診化學治療,為國內最早開辦門診化學治療業務醫院之一 ,為患者提供最方便及品質最高之服務。自黃偉修主任期間即開始參與各式癌症臨床驗並積極參加台灣癌症合作研究組織,績效卓著;其後張俊彥與趙祖怡兩位主任更將本院臨床試驗之合作對象推展至世界級之程度,迭創高峰。
本科於八十九年一月十九日在院長張聖原將軍之支持下,經趙祖怡主任與何景良醫師之奔走與努力終能開設安寧病房,並取名為"寧境病房",開啟了本科另一項服務領域,並為三總癌症末期病患提供高品質之醫療照護服務,進入新的里程碑。 趙祖怡主任努力為血友病病患尋求一個整體醫療的完善環境,遂於民國九十二年九月十七日在本院成立全亞洲最新最豪華的血友病防治及研究中心(Hemophilia Care and Research Center),並採用國際血友病病患追蹤登錄系統(Advoy system)。
年度 | 重要事項 |
民國九十一年 | 八月戴明燊醫師加入本科 |
民國九十二年 | 二月聘任姚乃舜醫師 |
民國九十四年 | 七月戴明燊醫師赴英國攻讀博士學位 |
民國九十四年 | 七月張平穎加入本科 |
民國九十四年 | 七月國軍花蓮總醫院林斈府醫師至本科接受次專科訓練,為期三年 |
民國九十四年 | 十二月謝安台醫師調職高雄國軍醫院 |
民國九十五年 | 八月吳宜穎醫師加入本科 |
民國九十六年 | 十月姚乃舜醫師轉為兼職醫師 |
民國九十七年 | 七月黃子權醫師加入本科 |
民國九十七年 | 八月張平穎醫師赴金門基層醫院服務 |
民國九十八年 | 七月陳佳宏醫師加入本科 |
民國九十八年 | 八月戴明燊醫師學成歸國並依規定支援急診部壹年 |
民國九十八年 | 八月張平穎醫師完成服務基層任務 |
民國九十九年 | 五月科主任職務異動,趙祖怡主任擔任腫瘤科主任,高偉堯主任擔任血液科主任 |
民國九十九年 | 七月吳宜穎醫師離職攻讀博士學位 |
民國九十九年 | 七月葉人華醫師加入本科 |
民國九十九年 | 七月國軍台中總醫院劉益昇醫師至本科接受次專科訓練,為期三年 |
民國九十九年 | 八月戴明燊燊醫師回到科內服務 |
民國九十九年 | 八月張平穎醫師赴急診部支援壹年 |
民國九十九年 | 八月黃子權醫師升任主治醫師並赴憲兵司令部執行基層服務壹年 |
民國九十九年 | 八月陳佳宏醫師升任總醫師 |
民國九十九年 | 九月趙祖怡主任退伍轉任兼職醫師,腫瘤科主任一職由陳宇欽醫師代理 |
民國一百年 | 八月張平穎醫師回到科內服務 |
民國一百年 | 八月陳佳宏醫師升任主治醫師並派任澎湖分院執行基層服務任務為期壹年 |
民國一百年 | 八月黃子權醫師支援急診壹年 |
民國一百年 | 八月葉人華醫師升任總醫師 |
民國一百年 | 八月國軍桃園總醫院陳鴻明醫師至本科接受次專科訓練,為期三年 |
民國一百年 | 十二月陳宇欽醫師升任腫瘤科主任 |
民國一百零一年 | 二月姚乃舜醫師離職赴國外任職 |
民國一百零一年 | 六月高偉堯主任退伍並離職轉任兼職醫師 |
民國一百零一年 | 七月賴學緯醫師加入本科 |
民國一百零一年 | 八月國軍高雄總醫院盧介聖醫師至本科接受次專科訓練,為期三年 |
民國一百零一年 | 八月劉益昇醫師接任總醫師 |
民國一百零一年 | 八月陳佳宏醫師繼續於澎湖分院執行基層服務任務為期壹年 |
民國一百零一年 | 八月吳宜穎醫師加入本科 |
民國一百零一年 | 八月陳鴻明醫師轉至台北榮總繼續次專科訓練。(訓練計畫變更) |
民國一百零一年 | 十一月陳宇欽主任擔任血液科主任,何景良醫師擔任腫瘤科主任 |
民國一百零二年 | 六月劉益昇醫師完成次專科訓練,返回國軍台中總醫院服務 |
民國一百零二年 | 七月陳昱光醫師加入本科 |
民國一百零二年 | 七月賴學緯醫師接任總醫師 |
民國一百零二年 | 八月陳佳宏醫師回到科內服務 |
民國一百零二年 | 八月葉人華醫師升任主治醫師並派任澎湖分院執行基層服務任務為期貳年 |
民國一百零三年 | 二月盧介聖醫師轉赴台北榮總受訓。(訓練計畫變更) |
民國一百零三年 | 六月陳昱光醫師接任總醫師。 |
民國一百零三年 | 七月葉人華醫師晉升少校 |
民國一百零三年 | 七月吳聲政醫師加入本科 |
民國一百零三年 | 七月國軍松山醫院張智宇醫師至本科接受次專科醫師訓練,為期3年 |
民國一百零三年 | 八月國軍左營醫院張嘉哲醫師至本科接受次專科醫師訓練,為期3年 |
民國一百零四年 | 六月吳聲政醫師接任總醫師。 |
民國一百零四年 | 七月劉韋農醫師加入本科 |
民國一百零四年 | 八月葉人華醫師回到科內服務 |
民國一百零四年 | 八月賴學緯醫師升任主治醫師並派任澎湖分院執行基層服務任務為期貳年 |
民國一百零四年 | 八月何景良主任榮陞教授 |
民國一百零四年 | 九月葉人華醫師擔任15病房專責主治醫師 |
民國一百零四年 | 十二月寧境病房榮獲「DNR健保IC卡註記宣導」優良團體表揚 |
民國一百零五年 | 二月戴明燊醫師榮陞副教授 |
民國一百零五年 | 二月陳佳宏醫師榮陞助理教授 |
民國一百零五年 | 六月何景良主任擔任血液科主任,戴明燊主任擔任腫瘤科主任 |
民國一百零五年 | 七月李卓豪醫師加入本科 |
民國一百零五年 | 八月陳宇欽主任榮退 |
民國一百零五年 | 八月國軍桃園總醫院郭泰佑醫師至本科接受次專科醫師訓練,為期3年 |
民國一百零五年 | 九月宋怡潔專科護理師加入本科 |
民國一百零五年 | 十一月賴學緯醫師及陳昱光醫師晉升少校 |
民國一百零五年 | 本科榮獲「105年學術研究論著團體績效獎第一名」 |
民國一百零六年 | 一月吳宜穎醫師國防醫學院 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 |
民國一百零六年 | 四月陳宇欽醫師當選血液病學會理事 |
民國一百零六年 | 六月張平穎醫師國防醫學院 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 |
民國一百零六年 | 七月吳聲政醫師執行國防部基層服務任務壹年 |
民國一百零六年 | 七月余宗穎醫師加入本科 |
民國一百零六年 | 八月陳昱光醫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癌症中心博士班進修為期肆年 |
民國一百零六年 | 八月賴學緯醫師美國弗斯特大學附設醫學院癌症生物學部門進修為期壹年 |
民國一百零六年 | 九月三十日辦理老人癌症醫療研討會 |
民國一百零六年 | 十月獲頒衛福部105年「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註記健保IC卡」優良團體 |
民國一百零六年 | 十一月榮獲醫策會-醫病共享決策輔助工具實作工作坊佳作 |
民國一百零六年 | 十二月榮獲三軍總醫院106年病歷寫作績優人員-葉人華醫師(第四名) |
民國一百零六年 | 十二月榮獲三軍總醫院106年病歷寫作績優人員-張平穎醫師(第五名) |
民國一百零六年 | 十二月血友病中心榮獲醫策會SNQ國家品質標章 |
民國一百零七年 | 三月陳淑君專科護理師加入本科 |
民國一百零七年 | 五月何景良醫師榮陞三軍總醫院內科部 部主任 |
民國一百零七年 | 六月陳昱光醫師晉升少校主治醫師 |
民國一百零七年 | 七月吳聲政醫師執行澎湖分院基層服務任務壹年 |
民國一百零七年 | 八月賴學緯醫師美國弗斯特大學附設醫學院癌症生物學部門學成歸國 |
民國一百零七年 | 九月 恭賀戴明燊主任榮陞三軍總醫院內科部血液科主任 |
民國一百零七年 | 十二月成立全國第一家細胞治療中心 |
民國一百零八年 | 一月 恭賀 何景良主任當選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 理事長 |
民國一百零八年 | 六月 恭賀 張平穎主任榮陞三軍總醫院內科部腫瘤科主任 |
民國一百零九年 | 一月榮獲108年全年度學術會議紀錄-臨床病理討論會第二名 榮獲108年全年度學術會議紀錄-臨床研討會第三名 |
民國一百零九年
| 一月葉人華醫師榮獲病歷寫作績優主治醫師第二名 張平穎醫師榮獲病歷寫作績優主治醫師第三名 李卓豪醫師榮獲病歷寫作績優住院醫師第二名 |
目前科內共有主任醫師3位、主治醫師6位、兼職主治醫師2位、總醫師1位、住院醫師1位、醫檢人員6位、腫瘤護理師1位、專科護理師5位、祕書1位、臨床研究護士5位,研究助理7位。
本科除一般性診療業務外,尚包括臨床細胞學檢驗,並且與國內外著名醫學中心合作臨床研究計劃,使本科始終保持醫學前驅之水準,為國人癌症治療作出貢獻。本科血液學檢驗之品質具世界級水準,每年均通過美國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審核;本科亦是國際骨髓移植登錄組織(International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Registry;IBMTR)成員之一,為台灣地區血液病及癌症治療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