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手術後自控式止痛術

三軍總醫院 疼痛治療科

    手術麻醉甦醒後,對於病人要面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傷口的疼痛,而每個人對疼痛的接受程度不同,小傷口也可能帶來大疼痛,有的人覺得忍一下就過去了,但孰不知忍了這一下卻可能對身體帶來更大的傷害。手術後的疼痛,不是透過「我忍一下就好了!」「撐一下就過去了!」這些超人般的堅強意志來控制的;手術後的疼痛是需要透過藥物來適當控制的,開完人工關節的病患,手術後忍受著痛,但不敢做關節的活動,而延緩了後續的復健時機;或是開完胸腔手術的病人,怕痛而不敢動,甚至不敢深呼吸或咳嗽,造成手術後肺部擴張不全,而延後了復原的時間。

    病人自控式止痛術是利用一台微電腦機器,將止痛藥物裝入機器內,由麻醉醫師依據的疼痛程度及病人對止痛藥的需求,設定安全範圍後,給予病人持續性和間斷性的止痛藥;麻醉師依據經驗設定持續性給予病人止痛藥物的劑量,然而每個人對疼痛接受程度不同,或是手術後病人活動可能會刺激傷口疼痛加劇,病人可以控制機器上的給藥按鈕,按下後即可給予病人間斷性補充的劑量,來降低手術後的疼痛。若按的劑量或次數超過安全量,機器會自動暫時性的停止給藥,以確保病人的用藥安全。

    因此,手術後的自控式止痛術,可以有效的減輕病人因疼痛而產生的副作用,並且透過疼痛控制後,病人可以提早下床活動、促進傷口復原,改善排痰及減少手術後所產生的併發症,例如:肺擴張不全、肺炎。病人在疼痛控制後,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提早恢復體力,以縮短住院時間。而傳統的健保給付的止痛方式,一旦病人感到疼痛時,經過護理人員告知醫師,醫師評估,再行取藥、抽藥、給藥及等待藥效作用的時間,病人往往已經忍受了一段時間的痛苦;若使用病人自控式止痛術,當病人疼痛時即可按下按鈕,快速得到止痛的效果。傳統式的健保止痛藥的給藥方式,因疼痛程度不易評估,容易會有過多或過少的狀況,也因此較容易發生止痛藥物的副作用,例如:噁心、嘔吐…等等。若使用病人自控式止痛,病人有多少痛就按多少量;因此給藥的量是最剛好,不會太多或太少。這種在國內外已被廣泛使用的止痛方式,完全依據病人自己的疼痛程度來增減止痛藥,效果良好。本部在手術後自控式止痛術更有執牛耳的方式,除由麻醉醫師與護理師專責負責每日巡視,另在藥物方面更採多重策略方式,即傳統的鴉片類藥物之外,更添加止吐藥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有效提升術後止痛的效果,更大大減少病人術後發生噁心嘔吐的不適。

語音服務
瀏覽人次:14002
更新時間:2024/5/1 下午 13:43:00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