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之畸形
學習目標
認識常見的胸部畸形,及介紹處理的方法,以做最適切的治療。
前言
胸骨的畸形主要有三種類型,其治療亦各有不同。
- 胸骨凹陷畸形(SternaI depression deformity)
- 胸骨凹陷畸形 (胸凹陷 pectus excaratum),漏斗胸 (funne1 chest)
- 定義: 胸骨體及其兩側的肋軟骨向內向後凹陷,凹陷處以劍突胸骨交界處(sternoxyphoid junction)最深。
- 發生率及原因: 胸凹陷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前胸壁畸形。其發生率據日人的統計約為0.3%, 男與女約為四與一之比, 胸骨凹陷的原因目前公認為肋骨與肋軟骨的不協調性的過度生長: 胸廓中下部位肋骨 及肋軟骨生長過速,將胸骨擠壓向下即成凹陷畸形, 擠壓向上即成凸出畸形。肋軟骨多將胸骨向下向內擠壓,可能與胸內負壓有關係。促使肋骨生長速度不一的原因迄今不明, 但部分患者有遺傳的傾向。
- 胸骨凹陷的自然演變過程
- 患者出生時都有胸骨下端凹陷存在。 但初生嬰兒富有脂肪, 前胸凹陷不顯著, 逐漸長大, 脂肪消失後,前胸凹陷才明顯。隨著年齡的增加, 凹陷的速度與程度是無法預測的, 但到青春發育期, 骨髓快速生長, 凹陷會有明顯地加深。左側肋軟骨的下陷程度亦因心臟的阻礙而減輕。 同時胸廓上下兩側肋骨不協調性的生長,不但將胸骨擠壓向下陷, 亦會擠壓背柱側彎。故幼年期對稱性凹陷的漏斗胸, 在青春期以後, 多半變為非對稱形的凹陷 (右側凹陷較深)及脊柱側彎。
凹陷類別: 青春期後胸骨凹陷的變化有兩種
- 漏斗形凹陷 (funnel depression)
- 凹陷範圍小而深, 凹陷部位只限胸骨體的中下端及其兩側部分肋軟骨,而以胸骨末端為凹陷最深處, 胸骨柄胸骨體上端及兩側肋骨都在正常位置,此種凹陷雖有明顯的外觀畸形影響患者心理, 但對生理方面影響較少。 手術矯正效果好。
- 淺碟形凹陷 (saucer type depression)
- 凹陷部位超自胸骨柄及第二肋骨以下, 兩側鎖骨中線內的前胸壁都凹陷, 凹陷範圍廣而淺。 凹陷畸形較不顯著, 對患者心理障礙較少, 但患者胸腔前後徑減少,範圍廣, 影響心肺功能較大。 手術矯正凹陷成近乎平坦胸壁, 只能稍許增加胸壁的前後徑, 患者心肺功能不能改善如常人。
胸廓凹陷判定法, 手術的依據
如FI>3.25, 則屬中度以上之凹陷, 有手術之必要, 此方法不論大人、 小孩都適用。

- 前胸壁凹陷畸形對心肺功能的影響
- 胸壁凹陷畸形的患者, 嬰幼兒時期呼吸道感染的次數較多, 有食慾較差及飯後易嘔吐的主訴, 幼童時期較少症狀, 在青少年時期, 以心臟受壓迫的症狀較明顯。 約有20-30%的病人有運動性心悸氣急的症狀,10~20%的病人有收縮期心雜音。 大多數的病人不耐持久激烈的運動, 有容易疲勞感覺, 前胸壓迫感, 伴隨體能及外觀的缺陷, 有的會產生心理障礙, 如孤獨、 自卑、 畏懼團體生活等現象。
- 心臟功能檢查: 因心臟向左移位及右心房室受壓迫, 引起的異常包括(1)回流右心的血量減少。(2)因右心房受壓引起的心律不整。(3)心室舒期填充不足(restriction of diastolic filling)。(4)僧帽瓣脫垂(Prolapse of mitral valve),/
- 肺功能檢查: 漏斗胸患者的因內臟受壓移位, 橫膈膜較常人為低,而且胸壁呼吸運動此常人差, 故肺殘餘量(lung reserve volume)此常人高, 肺活量(vital capacity) 比常人少, 最大呼吸量(maximun breathing capacity)比常人少。 肺臟核醫掃描可見左右側肺血流量顯著不對稱。
- 症狀: 嬰幼兒時大多為局限凹陷形。 站立時 凹胸圓背垂肩凸肚, 頸部
- 前傾成一特殊表情。上呼吸道感染次數較多, 食慾及發育可能較常兒差。 此外無其他自覺症狀。青少年期, 仍多為局部凹陷形, 呼吸道感染率滅少, 由於外觀的特殊,影響患者參加團體生活的意願, 在體育場、游泳池,患者膽怯脫衣露胸。女性乳房發育顯著不對稱, 凹陷側乳房發育不良。 逐漸形成內向, 害羞孤獨的性格。 體力活動能力較常人差。成人時期, 多為淺碟凹陷, 半數患者併有輕度脊椎側彎。不堪激烈運動。 運動性心悸氣急明顯,易疲勞, 內向、害羞、孤獨的性格明顯, 有些男性因此不敢結婚。
手術治療的目的有三
- 矯正畸形, 外觀的改善, 減少心理障礙。
- 改善心肺功能。
- 阻止畸形的惡化, 增進患者的身心健康。
早期,醫師視漏斗胸為 「無症狀的疾病」 (asymptomatic disease) 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在改善外觀, 減少病人的心理障礙。 隨著手術患者的增加,方法的改進, 手術後, 患者外觀有顯著改善, 自覺手術前前胸壓迫感消失,運動性心悸氣急的現象減少。 小孩上呼吸道感染次數減少。食慾增加, 體能改善。 大家逐漸公認漏斗胸為 「有症狀的疾病」 (symptomatic disease),下列三種人是被列為手術的對象。
- 嬰幼兒有嚴重的凹陷畸形, 或漸進性的凹陷畸形。
- 小孩及少年人有凹陷的畸形。
- 成人有凹陷畸形合併有心肺功能障礙或心理障礙者。
術的時機, 一般認為三~七歲時最適宜。 嬰兒吸氣或哭泣時,因胸廓柔軟, 有胸骨凹陷的現象, 此稱偽性漏斗胸。為避免與偽性漏斗胸混, 幼兒三歲後, 鑑別診斷較容易, 三歲以後學齡以前做完矯正手術, 可讓小孩以健全的體格參加團體生活活動, 不致有自卑或退縮的現象發生。 而且小孩手術容易。
手術方法: 茲介紹常用的兩種手術法, 其共同特點是不須使用外物固定:
Ravitch法
- 皮膚切開, 男性縱切, 自胸骨柄至劍突下端, 女性沿兩乳房下橫切。 使用電燒皮膚剝離胸大肌。
- 沿胸骨中線, 將胸大肌往兩側剝離, 兩側腹直肌剝離兩側肋骨下緣, 露出所有畸形的肋軟骨及胸骨。
- 肋軟骨膜下切除畸形的肋軟骨, 保留軟骨膜, 以便軟骨再生。
- 切除劍突及胸骨兩側的肋間束 (intercostal bundles) 後, 胸骨體自然昇高不再凹陷。
- 在胸骨體上端開始凹陷處, 鋸開胸骨體之後壁, 植入楔形的骨頭 (取自切除之肋骨), 使胸骨下端抬高並維持胸骨在固定位置, 不再下陷。
- 在兩側第二肋軟骨處由上往外往下斜切開兩側的肋軟骨, 將近端肋軟骨架在遠端肋軟骨上再行固定。如此將原本下陷的胸骨體游離成十字架形, 近端三點分別固定於胸骨柄及兩側第二或第三肋軟骨上, 稱之三點固定式 (Tri-pod fixation)。
- 將分離的胸大肌及皮膚縫合。
和田式手術法: 視患者年齡而異。 14歲以下患者採取胸肋舉上術 (sterno-costalelevation), 15歲以上患者採取胸骨翻轉術或胸骨翻轉重疊術: 前者適於漏斗型凹陷, 後者適於淺碟型凹陷, 茲分述如下
胸肋舉上術: 漏斗胸胸骨走向由後上力水平前移至肋骨角即急峻下行, 下行角度與身體橫軸成鈍角, 與身體縱軸成銳角。 14歲以下小孩, 肋骨及軟骨富彈性, 將皮膚與胸肌切開分離後, 將胸骨兩旁過長的肋軟骨軟骨膜下剪除一段後, 並切除劍突, 則下陷的胸骨體自然升高, 再用強韌的線將兩端的肋軟骨上塞縫合於胸骨。 關閉前胸缺囗。
胸骨翻轉及重疊術: 適用於15歲以上病人。 胸部正中線縱切或乳房下橫切, 將皮膚及胸大肌往兩側剝開, 充分露出凹陷的胸壁。將凹陷的胸壁整塊切除: 首先分離肋骨弓與腹直肌, 經由肋軟骨膜下將胸骨兩側凹陷的肋軟骨連同肋間肌, 兩側肋間血管亦切除, 分別結紮, 與兩側的肋骨分離, 切除劍突, 游離胸骨下端, 將胸骨上端開始凹陷處橫切, 與胸骨柄分離, 兩側內乳動脈亦被切斷, 須分別結紮止血, 將取下的整塊凹陷的胸壁泡在生理鹽水中 (其內可加抗生素),切除所有肌肉, 只餘胸骨及肋軟骨, 在突起的胸骨上作多處的切線,可使突起的胸骨變扁平, 將其翻轉, 置回胸壁缺口,修剪兩端過長的肋軟骨後, 使用強韌縫線縫合胸骨體與胸骨柄, 肋骨與肋軟骨作端端吻合。
手術結果
漏斗胸的矯正手術不是單純只為美容的手街, 而是為矯正漸進性的生理與解剖之異常。 在14歲以前手術效果較佳。 對於和田方式的胸骨翻轉式, 屬胸骨的自體移植, 雖然肋間動脈、 內乳動脈皆已結紮,無壞死之顧慮。大部分的病人手術後皆有滿意的效果。 手術不理想的因素有三:
- 感染或體質的緣故,留下明顯粗大的疤痕,有礙外觀。
- 畸型肋軟骨或胸骨之切除範圍不夠,或縫合不牢,是造成術後仍然凹陷的主因。
- 有Marfans Syndrome 症狀患者的結締組織異常, 手術效果不佳。
適當的引流及絕對的無菌手術可避免術後之感染, 術前適當的準備, 小心的術後照顧, 可避免肺併發症的發生。 一般而言, 漏斗胸矯正手術無死亡例,少併發症。
前胸壁凸起畸型 (Pectus carinatum)
前胸壁凸趄畸型(Pectus carinatum), 又名雞胸 (chicken breast)或鴿胸(pigeon breast): 由於肋軟骨向前過度生長之故
發生率: 約為漏斗胸之十分之一。
- 胸骨體突出型 (chondrogladiolar type)
- 胸骨體及兩側的軟骨突起, 突起最高點為胸骨體劍突交界處, 此型較常見, 常合併兩側的肋軟骨凹陷。
- 胸骨柄突出型(chondromanubrial type)
- 以胸骨柄及第一、二肋軟骨突出較明顯, 胸骨體向後移位。
- 解剖生理障礙: 除了外觀的畸型, 解剖上的異常是胸部因前後徑的增加, 使肺部常呈吸氣狀態, 呼吸運動純賴橫膈膜。肺臟逐漸喪失彈性, 漸進性的肺氣腫變化。 亦會影響心理。
- 手術矯正方法如同漏斗胸但更為簡單, 經由肋軟骨膜下切除過長的軟骨, 折疊縫合軟骨膜, 縫合於固定於胸骨, 都可將凸起的胸骨矯正至正常位置, 兩外側凹陷的部分亦可同時矯正。必要時可在胸骨上作骨切開術(osteotomy)。
胸骨裂開 (Sternal cleft)
胸骨是由一對側胸骨脊 ( sternal bar) 在胚胎第九週時融合而成的, 如因故停頓沒有融合在一起, 則產生胸骨裂開。 裂開的型態有三:
- 上頸裂縫 (superior cervical cleft)
- 頸胸性心臟異位 (cervicothoracic ectopia cordis)胸骨上端沒有癒合, 裂開成 「U」字型,心臟只被皮膚及心包膜所覆蓋,事實上心臟仍在正常位置, 沒有移位, 嬰兒出生發現有這種時, 立即手術,可輕易將兩側骨骼拉近縫合。 如果沒有動手術矯正,數個月後, 兩肩胛的重量會使胸骨裂縫加大, 此時不能勉強縫合, 以免壓迫其下的動靜脈血管,必要時得使用 Marlex Mesh 等物質修補缺口
- 遠端胸骨縫 (distal sternal cleft)
- 胸腹性心臟異位(thoraco-abdominal ectopia cordis), 這種畸型通常合併有(1)上腹部肌肉缺損或臍膨 (omphalocele),(2)前橫膈缺損(3)橫膈側沒有心包膜(4)先天性心臟內有缺損最常見的是左心室中膈缺損或 Fallot 氏匹重症(Tetralogy of Fallot) 雖又名胸腹性心臟異位, 事實上並沒有移位, 心臟的缺損視病變而決定修補時間及方法, 其他的缺損越早修補越好。
- 胸骨完全裂開 (complete sternal cleft)
- 甚少見, 越早修補越容易,使用本身的肋骨及人工代製品(Malex Mesh) 修補。
波蘭氏症候群(Poland's syndrome)
一八四一年阿富雷德.波蘭以 "胸大肌缺陷" 之標題發表了一篇文章, 文中他繪圖說明了在一次屍醴解剖之發現: 含蓋整個胸骨及肋骨部分之胸大 肌缺乏, 而胸小肌完全沒有, 而整個前鋸肌大部分缺乏,左手之所有指頭的中 指骨都沒有, 而指頭間的蹼膜向前延伸至第三指間關節, 整個左手比右手來 得短, 除此之外其他並無任何異常。 當時波蘭並沒有提到肋骨或者肋軟骨之 任何異常以及關於皮下組織或乳房之異常。有一部分之病人只有肋骨胸骨處之 胸大肌缺乏以及合併皮下組織及乳房發育不足; 而大部分之病人存在有肋間 之胸大肌缺乏, 胸小肌缺乏, 乳房及乳頭缺乏或發育不全, 皮下組織發育 不全,第二、三、四根或者第三、 四、 五根之肋軟骨缺乏, 併指 (趾) 症 (syndactylism), 短指 (趾) 症, 指 (趾) 缺乏症, 以及肢骨發育不全畸型等異常。
波蘭氏症候群之病人在出生時便呈現出許多缺陷; 其胸壁之前面及側面 呈扁平狀或凹陷狀, 由於胸大肌之缺乏使得腋下皮膚褶突出,並在患處呈現 異形呼吸運動 (paradoxical respiratory motion)。 依肋軟骨缺陷之程度, 胸壁呈現不同程度之凹陷以及異形之呼吸運動, 此處之軟組織呈扁平狀。此 外可以形成肺疝氣。 患處之乳房較小, 乳頭以及乳暈都變得較不明顯, 而 且其位置比另一側來得高些。 偶而甚至整個乳房及乳頭完全沒有。 也有報告 有多乳頭(polythelism)之病例。併指 (趾) 症、短指 (趾) 症或肢骨發育不 全都可以發生, 但此種手部之畸型嚴重的程度並不與胸廓之畸型嚴重度相配 合。
當此種小孩漸漸成長時, 缺陷的情形會變得更明顯; 在缺陷處沒有受侵 犯之肋骨向前彎曲, 腋毛以及胸毛變得稀疏或沒有。 缺乏胸大肌及胸小肌不 會構成體能上之嚴重缺陷, 但由於皮膚與肺肋膜及心包膜之間, 只存在有稀 疏之皮下組織及胸肌之遺留肌膜而已, 因此當肺部有嚴重感染時, 會呈現異 型之呼吸。 文獻上有人報告會出現呼吸困難以及心臟擴大。
手術的目的在於減少胸壁凹陷的程度, 減少異型之呼吸運動, 使缺陷處上下之肋骨固定在一起以防續發性之畸型產生, 此外對於女性患者來說, 手術可以幫助將來之乳房整形。
手術的方法有(1)保留肋膜, 移植鄰近之肋骨, 以及闊背肌瓣、外斜肌 瓣。(2)將肋骨劈開作自體移植。(3)將肋骨連骨膜從後面劈開,其中一半可滑 動連接到缺陷處之胸骨。(4)異體骨移植。(5)使用人工代製品如(Marlex mesh) .假使失敗可以再取對側之肋骨移植。
- 參考文獻
- General Thoracic Surgery. Thomas W. Shields. Third edition.
- Thoracic Surgery. F. Griffith Pearson. First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