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廣泛性焦慮症 -- 常見的自律神經失調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張傳佳 主治醫師

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患者,對諸多事件或活動(如在學校或工作的表現等)會有著預期性的過度焦慮或擔心,經常處在高度緊張中,難以放鬆,容易有焦躁不安、顫抖、頭痛等緊張性反應。也常伴隨睡眠障礙、疲累感與易怒情緒,大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人際關係與職業功能。除此之外,患者也常出現呼吸急促、心悸、腸胃不適、肌肉緊繃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自律神經指的是交感(SNS)和副交感(PNS)兩大神經系統,人體大部份器官(如心臟)受到兩者的雙重支配。因為此一神經系統無法受個人的意思所支配,故稱之為自律神經系統。交感神經系統負責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腸胃消化變慢、與增加肌肉張力等功能,使人處在繃緊的狀態,以應付緊急的情況;相反地,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作用則能使心跳放慢、呼吸減緩、促進腸胃消化、與減弱肌肉張力,使人體呈現放鬆的反應。近來臨床上多數的研究發現,廣泛性焦慮症患者和正常人比較會呈現出(心臟)副交感神經活性減弱或交感神經過度活化的自律神經功能失調色彩(見下圖)。

廣泛性焦慮症的終身盛行率約為5-8%,在焦慮症門診中,大約25%患者屬於廣泛性焦慮症疾患。臨床上被診斷此疾患的個案中女性約為男性的兩倍。發病的年齡通常難以釐清,多數病患在20-30歲左右開始尋求醫療協助。病患一開始多聚焦在自己的身體症狀上,反覆地進行各類身體檢查,但常會發現檢查數據大致正常,結果可能更焦慮不安。此一疾病如未經治療容易呈現病程慢性化,除了會大幅增加其他精神疾病如恐慌症、憂鬱症的發生率,也會增加罹患自律神經失調相關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如在大規模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焦慮症患者,增加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比上正常人約高26%、心源性死亡率更高達48%)。然及早接受治療介入,將可改善焦慮與身體症狀,減低併發其他疾病的風險。

DSM-5診斷為廣泛性焦慮症,必須符合下列幾點:

1. 針對許多事件或活動(如工作表現或小孩在外的安全)有過度焦慮和擔憂至少六個月的期間,有症狀的日子比沒有的日子多。

2. 個案認為難以控制此擔憂。

3. 焦慮跟擔憂會伴隨著下列症狀中的至少三項

A. 坐立不安或感覺緊張或心情不定

B. 容易疲倦

C. 無法集中注意力、腦筋一片空白

D. 易怒

E. 肌肉緊繃

F. 睡眠障礙(無法入睡或保持睡眠、或者睡不滿意)

4. 焦慮、擔憂或其伴隨的身體症狀已經嚴重到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人際關係、職業功能。

5. 這類症狀不是因為藥物或物質(如酒精戒斷反應)或身體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所造成的。

6. 患者的症狀不能單用其他精神疾病(如恐慌症)就可以解釋。

語音服務
瀏覽人次:202762
更新時間:2024/4/26 下午 15:55:00

收起